大周皇宮,東宮書房。一縷晨曦透過雕花窗欞斜斜地落在案幾上,
錦繡輕手輕腳地推開朱漆房門,手中捧著新研的墨汁。她腳步輕得如同貓兒,
生怕驚擾了正在批閱奏折的太子。太子蕭承煜端坐在紫檀木案后,眉目如畫,
一襲月白色錦袍襯得他越發清俊。聽到聲響,他頭也不抬,
只是將手中的狼毫筆往硯臺邊一擱。錦繡會意,立刻上前,將新墨緩緩注入硯臺。
她的手腕微微傾斜,墨汁如絲般滑落,不多不少,剛好潤濕硯底。
這是她十年來每日重復的動作,早已爛熟于心。"今日的墨,研得比往日更細些。
"蕭承煜忽然開口,聲音如清泉擊石。錦繡唇角微揚:"殿下昨日說前日的墨有些澀筆,
奴婢便多研了半個時辰。"蕭承煜這才抬眸,
一雙鳳眼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:"你倒是記得清楚。"這一眼,讓錦繡心跳漏了半拍。
她慌忙低頭,假裝整理袖口掩飾自己的失態。從小到大,
她看著太子從青澀少年成長為如今溫潤如玉的儲君,
而自己...只是他身邊一個微不足道的宮女罷了。"錦繡姐姐!"門外傳來壓低的聲音,
錦心探頭進來,沖她擠眉弄眼,"貴妃娘娘派人來傳話,說御花園的牡丹開得正好,
請太子殿下得空去賞花呢。"蕭承煜眉頭幾不可察地皺了一下,又迅速舒展:"回復貴妃,
本宮處理完這些奏折便去。"錦繡福身應是,隨錦心退出書房。"姐姐,你看!"一出門,
錦心就迫不及待地從袖中掏出一個小油紙包,"我從膳房偷...不,借來的桂花糕,
咱們小時候最愛吃的!"錦繡連忙拉著她走遠幾步,才小聲責備:"你又胡鬧!
被人發現怎么辦?"錦心滿不在乎地塞了一塊糕點到錦繡嘴里:"怕什么,
太子殿下待咱們寬厚,就算知道了也不會重罰的。"她眨眨眼,"再說了,
今日是姐姐的生辰,總要有點表示。"甜香在口中化開,錦繡心中一暖。錦心與她同歲,
同一年入宮,雖非親姐妹卻勝似骨肉。在這深宮之中,能有這樣一份情誼,實屬難得。
兩人悄悄溜到東宮偏殿后的石凳上坐下,錦心又變戲法似的摸出兩個煮雞蛋:"喏,
壽星要吃蛋,才能滾運呢!"錦繡笑著接過,忽然想起什么:"對了,
貴妃為何突然邀殿下賞花?"錦心壓低聲音:"聽說皇上今日也會去御花園,
貴妃怕是想在立太子妃的事情上使力呢。"錦繡手中的雞蛋差點掉落。太子妃...是啊,
蕭承煜已二十有三,早該立妃了。她勉強笑道:"殿下也該成家了。
""姐姐..."錦心欲言又止,最終只是嘆了口氣。兩人沉默著吃完點心,
錦繡起身:"該去準備殿下的朝服了,貴妃那邊耽誤不得。"御花園中,牡丹確實開得極好。
錦繡隨蕭承煜來到花亭時,趙貴妃正陪著皇上說話。錦繡低頭跟在太子身后,
眼角余光卻瞥見皇上的目光似乎落在了自己身上。"兒臣參見父皇,參見貴妃娘娘。
"蕭承煜行禮道。"起來吧。"皇上蕭衍的聲音低沉有力,"煜兒來得正好,
朕正與貴妃說起你的婚事。"錦繡垂著頭,
感覺一道銳利的目光刺在自己背上——是趙貴妃在打量她。"這位宮女看著眼生,
"趙貴妃突然開口,"可是煜兒宮里的?"錦繡連忙跪下:"奴婢錦繡,在東宮侍奉十年了。
""錦繡?好名字。"皇上忽然道,"抬起頭來。"錦繡戰戰兢兢地抬頭,
正對上皇上深沉的目光。那一瞬間,她似乎看到皇上眼中閃過一絲震驚和...懷念?
"你...家鄉何處?"皇上的聲音忽然柔和了幾分。"回皇上,奴婢祖籍青州。
""青州..."皇上喃喃重復,目光久久停留在錦繡臉上,
特別是她那雙眼尾微微上揚的杏眼。趙貴妃敏銳地察覺到異常,笑著插話:"皇上,
這丫頭眉眼倒有幾分像先皇后年輕時的模樣呢。"皇上如夢初醒,輕咳一聲轉移了話題。
但直到賞花結束,錦繡都能感覺到那道若有若無的目光追隨著自己。回宮路上,
蕭承煜忽然問道:"錦繡,你可曾見過元皇后畫像?"錦繡心頭一跳:"奴婢未曾見過。
"蕭承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,不再言語。但錦繡分明看到,他修長的手指在袖中微微攥緊。
當晚,錦繡輾轉難眠。她想起幼時村里老人曾說,
她的眼睛像極了當年那位從青州選入宮中的元皇后。但那又如何?元皇后早逝,
留下太子一人,而自己...不過是個卑微宮女罷了。窗外月光如水,錦繡輕輕嘆了口氣。
她不知道的是,此刻乾清宮內,皇上正對著元皇后的畫像出神;東宮里,
太子對著燭火把玩著一方繡有錦葵花的手帕;而貴妃宮中,
趙氏正吩咐心腹:"去查查那個叫錦繡的宮女,越詳細越好。"三日后,
宮女紫蘇帶回的消息證實了趙貴妃的猜測。錦繡確實是元皇后兄長沈明遠的女兒。
十五年前沈家一家人死于大火之中,元皇后得知消息,沒多久就抑郁而終。
只有錦繡被奶娘救出,當時錦繡年幼,被改了姓名送入宮中。"娘娘,
要不要..."紫蘇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。趙貴妃冷笑:"急什么?一個小宮女,
翻不出什么浪來。倒是..."她忽然想到什么身后的宮女說道:"前日內務府總管說,
皇上命人取了幾幅元皇后的畫像去..."趙貴妃手中的帕子被絞得變了形。
元皇后死了十年,皇上竟還念念不忘!"備轎,本宮要去見父親。"當夜,趙丞相秘密入宮。
父女二人在錦華宮密談至三更。"父親,必須除掉那個丫頭!"趙貴妃眼中閃著狠毒的光。
趙丞相捻須沉吟:"不可輕舉妄動。皇上近來對為父已有所懷疑,若此時宮中出事,
難保不會...""那怎么辦?難道要等皇上發現她?
"趙丞相瞇起眼睛:"為父倒有一計..."三日后,
皇帝蕭景琰在御花園"偶遇"了正在采集花瓣做香囊的錦繡。
當那張與亡妻極為相似的臉龐映入眼簾時,年近五十的皇帝竟一時恍惚,
脫口喚出元皇后的閨名:"阿沅?"錦繡驚慌跪地:"奴婢錦繡,叩見皇上。
"皇帝回過神來,細細打量眼前少女,心中已明白幾分。他不動聲色地問了些家常,
錦繡一一作答,眼中純真無邪,毫無心機。當夜,
皇帝召來心腹太監總管李德全:"去查這個錦繡的身世,要快。"不過兩日,
李德全便帶回確切消息。皇帝看著奏報,眼中閃過復雜神色:"果然...沈家的血脈。
"他沉思良久,忽然道:"傳旨,封禮部尚書的女兒為妃,三日后入宮。
德全:“可……禮部尚書沒有女兒……小的明白了”這道旨意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,
在后宮掀起軒然大波。趙貴妃聽聞消息,氣得摔了一屋子瓷器。"他竟敢!竟敢找一個替身!
"趙貴妃妝容凌亂,眼中滿是怨毒,"紫蘇,去告訴父親,計劃提前!
"就在宮中為錦繡封妃一事鬧得沸沸揚揚時,太子從邊關巡視歸來。
這位二十五歲的儲君英武挺拔,眉目間既有皇帝的威嚴,又有元皇后的溫雅。
他一入宮便聽說了此事,當即求見皇帝。"父皇,兒臣聽聞您要納我身邊的宮女為妃?
"太子開門見山。皇帝看著酷似亡妻的兒子,嘆息道:"她...很像你母后。
他其實是你舅舅的女兒,你的表妹。我只是想保護她,也算是替你母后做一點事。
”太子眼中閃過一絲痛色:"我知道,所以兒臣才來勸阻。納她為妃恐有不妥。
宮中已有傳言,說父皇是...""是什么?"皇帝皺眉。"說是沉溺美色,尋找替身。
"太子直言不諱,"父皇向來英明,不該為此等小事損了圣譽。"皇帝沉默片刻,
忽然道:"若朕執意如此呢?"太子深吸一口氣,
忽然跪下:"那請父皇將她賜給兒臣為太子妃!"皇帝震驚:"你說什么?
""兒臣已過弱冠之年,卻遲遲未立正妃。若父皇一定要給錦繡名分,不如讓她做太子妃。
一來全了父皇念舊之心,二來也堵了悠悠眾口。"皇帝凝視太子良久,忽然大笑:"好!好!
朕的兒子長大了,知道為朕分憂了!"消息傳到趙貴妃耳中,她立刻趕往乾清宮。"皇上,